夏日果香:芒果、桃子、鳳梨
圖說:開滿花的花穗,通常只會留下一至兩顆芒果。
文‧攝影|林鎮宇 產品開發部產品專員
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5年5月,140期。
告別了東北季風的寒冽,陽光熱情灑落,葉子掛在枝頭上綠而油亮,不客氣地進行光合作用,似乎貪婪地想把一整年所需的養分,趁夏天飽足吸收。幸好有茂盛的綠葉,讓人們有一片清涼可以遮蔭。果物跟著換季,芒果、桃子、鳳梨將帶來香甜的夏日風味。
強健的芒果家族
相較於世界主要芒果產區,台灣的栽培面積只是彈丸之地,規模小到令人忽略,品質卻更勝於原產地,傲視全球。土芒果香味濃烈,果汁甜而微酸;愛文芒果外表紅通通,又稱蘋果檨,味道香甜可口;台農一號芒果又稱香水芒果,有著清雅的花香味,果肉細緻;黑香芒果像極了大一號的土芒果,綠色果皮下散發龍眼的味道,橘紅色的果肉藏不住甜香味;金蜜芒果有著金黃色的外表,甜度如蜜,又帶有土芒果的香味;金煌芒果是芒果中的巨無霸,淡淡的奶香味、肥厚的果肉是其特色;農民黨一號芒果肉質細緻,味道獨特。還有許多品種,值得一嘗!
芒果原產於印度、馬來半島,經大航海時代的傳播與世代改良,品種繁多而味道各有千秋。台灣最早由荷蘭人引進芒果,檨仔林成為許多地方的地名,足見芒果樹可適應台灣的氣候,聚樹成林。芒果樹雖然生命力強健,要有高品質的芒果,還是須細緻管理,開花時要注意幫忙授粉的麗蠅數量是否足夠。古云芒果為妄果,亦即開花一堆,著果卻稀少,足見掌握授粉狀況是栽培芒果的一大挑戰。
圖說:像放大版土芒果的黑香芒果,有著龍眼香味。
授粉優良的花,才能有健康的果實。小果階段,要一一巡視每粒果實,若發現健康度不佳的果實要忍痛摘除,留下優良果實吸收母樹給予的充足養分。
以「有益菌發酵牛奶、黃豆、蔗渣等有機物的液體肥料」是每位農民的不傳之祕,功用有如幫植物補充優酪乳般,讓根系的絨毛健康,營養滿分。中果期要逐顆替芒果套上白色紙製保護袋,避免果實蠅叮咬,這時候農民的心情是很興奮的,若風調雨順,藉由套袋數大約可以知道今年的收成如何。
隨著氣候漸漸炎熱來到採收期,在清晨太陽剛露臉的時刻,陽光穿越半透明的白紙袋,農民靠經驗觀看袋中芒果轉色的狀況,評斷芒果的成熟度,有些品種的芒果堅持要在欉紅採收,有些則在採收後稍微催熟。掌握不同品種的採收時機是門學問,也是讓芒果呈現美味的關鍵訣竅之一。
豐產卻嬌貴的桃子家族
採收水蜜桃絕對是一件細心的工作,成熟期的水蜜桃果皮極薄,稍一用力就會留下指痕,讓果肉細胞破裂,酵素釋出而產生褐變。農友只能逐一小心剪下,輕放簍子中,就怕把水蜜桃表面的絨毛弄掉,造成賣相不佳。採收後的桃子以發泡海綿包裹裝箱,雖然經過層層保護,還是可能在物流過程中受到些許撞傷,但大多數還是風味不減。
圖說:嬌貴的水蜜桃,須輕輕摘下才能不傷絨毛。
桃子原產於中國,是世界上栽培量僅次於蘋果及梨的水果,桃樹豐產,《本草綱目》:「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從木、兆。」結果率高是桃子的特色,但並未反映在價格上,因為桃子的嬌貴造成耗損率偏高。
圖說:包裝水蜜桃是件細心而繁瑣的工作。
台灣栽培的桃子是伴隨先民渡海而來,日治時期以來引進了更多品種,目前主要栽培的品種就有數十種之多,可以粗分為熱帶水蜜桃家族,需冷量在一百至二百五十小時左右,主要種植於平地與海拔低於五百公尺的山區,產季約為國曆五月;以及溫帶水蜜桃家族,需冷量在五百至八百五十小時左右,主要種植在海拔高於九百公尺的山區,產季約為國曆六至七月,著名產區為拉拉山、梨山、清境地區。
桃樹在冬天休眠時,將養分累積到花芽細胞內,等待春天萌芽,但著果後的小果良莠不齊,必須逐一觀察,僅保留最佳的果實,疏果率高達五成以上。待果實略大,逐一套袋避免病蟲害侵擾;將桃樹栽培於網室之內也有同效。
熱帶水蜜桃於二月開花、五月成熟,短短四個月內,農民得掌握好肥料的使用技巧,初期給予果樹充足的氮肥,供應果樹長出足夠的健康新葉,以進行充足的光合作用累積養分,中期漸漸減少氮肥的使用,避免果樹枝條徒長,與果實競爭養分,後期可以增加些磷肥及鉀肥,還有適度給水,增加果實的品質及風味。
近年來,農民漸漸關注果園的生態平衡,逐步減少農藥的用量,並且停用除草劑而實行草生栽培。果園裡的生物越來越多,鳥類也開始築巢,甚至也有農民在山區栽培果樹,遇到坡度過陡的邊坡改植林木,以達水土保持的功效。
這才是鳳梨該有的味道
圖說:鳳梨花呈現淡淡的紫色。
圖說:將豔陽封印成濃烈香味的成熟鳳梨。
高雄市大樹區的丘陵地位於高屏溪北畔,位於溪畔之北的土地,通常較南岸通風乾燥,加上南台灣充足的日照,排水良好的大樹丘陵地,自清代以來王萊山的地名,說明大樹是有名的鳳梨產區,至日治時代種植鳳梨與鳳梨罐頭加工產業繁榮了地方經濟。如今鳳梨罐頭產業已經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鮮食鳳梨栽培。
鳳梨也需要防曬?雖然原產於熱帶美洲,太強烈的陽光還是會曬傷鳳梨,那就幫鳳梨帶個帽子吧!
學習和環境對話
巴錦楙自小伴隨著鳳梨長大,家裡原本是標準的鳳梨農戶。退伍後從事電子業,先後在台積電及日月光服務,卻在中年決定辭職,回鄉成立綠冠有機農場種鳳梨,一切只因為故鄉的環境已經變得陌生,原本的山間小溪已經乾涸,山坡地因為栽培經濟作物加上使用除草劑而表土裸露,一片黃澄澄的泥土看不見生機,很難相信我們的糧食就是從這樣的環境中孕育出來。「回鄉吧!」這是巴錦楙內心的聲音。唯有良善的耕作方式,永續經營的土地,才是留給後代子孫的珍貴資源。
圖說:在山區較陡的邊坡植林,是水土保持的好方法。
種植有機鳳梨,對於管理過晶圓廠的巴錦楙而言,事先搜尋的知識有點派不上用場。年復一年的實驗與調整,他發現有機栽培的技術門檻不僅在於施肥或防治病蟲害的方法選擇,那些都只是皮毛;真正的精神是學習和環境對話。晴天時到田區走走,會發現有的地方日照相當旺盛,肯定適合種植鳳梨;雨天時看到過陡的邊坡,泥水源源不絕流下,這裡應該留點草或種點樹。
每天從日出觀察到日落,總能在鳳梨田發現許多細節,巴錦楙把鳳梨田當作最好的自然老師─原來偷吃鳳梨的老鼠是因為太餓了,如果餵給牠一點食物,牠就少吃一些鳳梨。一般討厭的雜草也是農場的寶,雖然蓋住鳳梨的雜草要定期除掉,花費不少精神與人力成本,但是雜草覆蓋的泥土地,裡頭可是許多小生物的家,草食的蚜蟲會吸引肉食性的瓢蟲前來,食物鏈裡一物剋一物,百思不得其解的病蟲害防治,就在這裡默默找到解答。
雖然單位面積產量不如慣行農法,鳳梨的個頭常常也小一號,但充分吸收陽光精華與土地養分的鳳梨,口感細緻到連果心都捨不得丟棄,完全不會咬嘴,甜而微酸多汁的果肉散發濃烈的香味。「這才是鳳梨該有的味道。」邊帶著我們參觀果園,邊削著鳳梨的巴錦楙口中呢喃說著。他手中這顆極品的五目鳳梨,只有一支智慧型手機那麼大,是在地人都知道的好味道。雖然這麼小顆的鳳梨肯定賠錢,但巴錦楙希望能夠讓有興趣的人品嚐,別浪費這顆十八個月才能長成的鳳梨。
真正豐產的農場
農場30%以上的面積用於造林,為了涵養水土及生態系的復育,以前精打細算的晶圓廠幹部做出這樣的決定,讓人傻眼。但是經過數年的觀察,乾涸的小溪漸漸有涓涓細流,農場展現豐富的生物相,巴錦楙打從心裡覺得這才是最佳的農場經營模式─除了量化的產值外,能孕育出更多生物,才算是真正豐產。
巴錦楙尊重生命的態度,讓綠冠有機農場有一項特別的產品,那就是老欉鳳梨。一般而言,鳳梨植株生產過一輪後,若留下植株,第二輪生產的鳳梨果形會變小,因此會全部移除,改植新一批,以維持大果的好賣像。但是巴錦楙認為,明明可以活好幾年的鳳梨植株,卻在經濟考量下夭折了,因此農場把健康狀態良好的鳳梨植株保留下來生產第二輪,也就是老欉鳳梨,果實更小顆,味道卻更迷人。再度環顧這片被綠樹包圍的鳳梨園,腳踏著鬆軟的綠草皮,蟲鳴鳥叫伴隨著清風傳遞,帶有一分尊重生命倫理的態度就蘊含在其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