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希望百年來的米食傳統消失,台北市大同區國順里成立「米食文化館」,讓在地店家不只可把油蔥粿、米苔目、芋粿等產品賣到傳統市場,也可把這裡當作展售平台。里長陳穎慧說,目前已有約6家業者進駐,本周二起,民眾可直接在米食文化館品嘗。

陳穎慧說,過去稻米都從港口運入,國順里在淡水河邊,所以百年前當地就有不少小型曬穀工廠,居民也因白米取得容易,開始製作各式的「粿」,例如拜拜用的紅龜粿、發粿等。因為賣相好又特別,不少外地人都會到此來購買。

 

隨著時代變遷,外來食品越來越多,「粿仔街」漸漸沒落,目前仍在製作米食的店家大約只剩個位數。尤其這類米食採傳統做法,未添加化學成分,幾乎只能銷往傳統市場,但也因此,通常只有在節慶前才賣得好。

在地「林貞粿行」負責人林家慶說,做粿很辛苦,清晨傳統市場攤商就會來取貨,大約凌晨3點半就要起床工作,過年時更可能整天都沒辦法休息。

他說,上一代傳下來的純手工粿,沒有隨著時代變化,轉型為機器自動化,如今,光是購買工業廠房,加計自動化設備,每坪至少要100萬以上,很多人乾脆收掉不做。

為此,陳穎慧今年將自家經營的機車材料行收掉,改裝成「米食文化館」,本周起,民眾不僅可在此參觀在地業者製作的各類米食,現場也會架設鍋爐,像小吃攤一樣提供米苔目、筒仔米糕、芋粿等餐點,吃完還可直接選購回家。

陳穎慧說,目前約有5、6家業者加入,希望藉著展示,讓遊客了解這裡的食物,業者也可多一個銷售通路,未來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製作米食。米食文化館 再現古早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草 的頭像
    水草

    水草的有機田園探索

    水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