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開始,台灣的馬鈴薯陸續出土,前些日子我到雲林斗南和台中潭子走一圈,手上便有8款品種馬鈴薯,不同品種除了滋味不同,煮法也不一樣,有的容易爛糊,有的鬆軟綿密,搞錯品種就煮不出美味的馬鈴薯,但該怎麼區分馬鈴薯呢?

我請教種植的農友,他們告訴我,決定馬鈴薯品種差異的要素是澱粉,根據澱粉顆粒的大小,馬鈴薯可以分為「粉質」和「蠟質」兩大類。

若是要油炸馬鈴薯或是薯泥,應該選擇「粉質」類馬鈴薯,這類馬鈴薯的澱粉顆粒較大,且澱粉含量較高,相對讓含水量降低,烹煮時容易吸收鍋中的液體。當澱粉在高溫時吸收液體,體積會膨脹然後破裂,進而讓馬鈴薯的細胞崩解,導致口感較為綿密。因此粉質類馬鈴薯容易被搗碎或吸入調味品,很適合做成細膩的薯泥,也因為這類馬鈴薯的水份較低,油炸後外酥內軟,口感漂亮極了。台灣常見的粉質馬鈴薯代表是大葉克尼伯(Kennebec)。

若要水煮處理,應該選擇「蠟質」類馬鈴薯,這類馬鈴薯的澱粉顆粒較小,澱粉含量低,外皮光滑帶著蠟質,讓水分不易蒸發,導致含水量偏高,不太能吸收液體,所以口感較硬實,也就是較有彈性,用水烹煮不易糊爛,很適合中式煮法,譬如中國東北的炒土豆絲。台灣常見的蠟質馬鈴薯代表是台農一號。

 

台灣的馬鈴薯正陸續出土。圖/徐仲提供

分享

雖然他們的解釋頗清楚,但當我看著桌上的8款馬鈴薯,感覺還是很模糊,畢竟馬鈴薯上頭沒標示澱粉含量,也沒寫上粉質或蠟質,品種名倒是可以查詢,但有些品種連農民也不清楚,只能由外觀區分,譬如紅皮黃肉、紫皮紫肉、紅皮紅肉、紅皮白肉等等,這又該怎麼區分?

「多摸多看,摸久了就知道了。」這類土法煉鋼的回答讓我直接略過,問了幾位廚師後,其中一位年輕廚師分享有趣的判斷法,他認為馬鈴薯的要素是澱粉,因此可以利用澱粉含量和密度間的正相關,做一個簡單實驗區隔品種差異。實驗很簡單,一鍋鹽水就夠了,然後將各種馬鈴薯嘩啦啦地倒入鍋中,不久之後,或沉或浮就是答案。

「浮起來的馬鈴薯澱粉較少,偏向蠟質類,適合水煮。沉下去的馬鈴薯澱粉較多,偏向粉質類,適合油炸或薯泥。」他這麼說著,一臉理所當然。

看著他的表情,我突然覺得自己該重溫國中的理化課本了。

 

我推薦的馬鈴薯

台中潭子林宗亮(5款品種馬鈴薯):0925375557

雲林斗南農會(3款品種馬鈴薯):沉承賦,05-5950535

 

 

 

2015-02-16 03:33:25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斗南報導

馬鈴薯最近進入採收期,今年雨水少,馬鈴薯個頭特別大,平均產量增加1成左右,農民忙著採收分級。 記者陳雅玲/攝影

分享

雲林縣是國內主要馬鈴薯產地,最近開始進入採收期,今年因為雨水較少,馬鈴薯的個頭特別大,產量比往年增加1成左右,且澱粉質高,品質良好,因為國內市場需求大,價格平穩,斗南鎮農會擬增加契作面積。

剛採收的馬鈴薯成堆放在田裡等著分級裝箱,又大又飽滿的馬鈴薯遠遠望去顯得特別耀眼,農民李文寶表示,今年秋天雨水少,馬鈴薯品質特別好,只要管理得宜,產量大約都能增加一成左右,因為品質良好,目前每公斤約在17、8元左右。

斗南鎮農會供銷部主任張耀裕表示,今年除了比較早種的馬鈴薯田因為農民灌溉不易控制水量,裂薯數量高達3成,其餘的收成都不差,農會契作價每公斤11元,分級後大薯每公斤甚至可賣到20元。

張耀裕表示,雖然早收的馬鈴薯裂薯較多,但因澱粉質高,仍可加工使用,晚收的馬鈴薯裂薯數量將會逐漸減少,因為馬鈴薯料理變化多,近年國內需求不斷增加,儘管栽種面積擴增,仍供不應求,市場價格穩定。

斗南鎮農會馬鈴薯契作面積40公頃、自種面積100公頃,張耀裕表示,去年契作面積增加20公頃,今年擬再增加40公頃,以應付國內市場需求。

 斗南鎮馬鈴薯栽植面積近800公頃,是國內產量最大宗,最近正值種植期,斗南鎮農會供銷部主任張耀裕表示,斗南地區土壤多為沙質壤土,相當適合栽種馬鈴薯,而今年雨水量少,有利於馬鈴薯成長。黃姓農民說,今年8、9月經歷過豪雨、旱災與雙颱,許多葉菜類價格持續飆漲,餐飲業者或民眾多選購根莖類蔬果來替代。馬鈴薯經濟價值高、營養豐富,而斗南地區氣候地理環境條件佳,許多農友開始種植馬鈴薯。張耀裕表示,若與稻作比較,馬鈴薯一分地約有3噸產量、稻作同面積約1噸產量。馬鈴薯收成的時間較稻米短10天,稻作收割後又得經過加工程序,而馬鈴薯採摘後即可食用,其維他命C、澱粉質含量高,是很好的農作物。他提到,國內飲食習慣逐漸西化,洋芋片、薯條或馬鈴薯泥市場增加,使得馬鈴薯需求提高;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是馬鈴薯種植的時期。今年種薯品質控管不錯,加上雨水量少,栽種的條件佳,若未來日夜溫差大,對馬鈴薯生長更是有利。

 

今年「他里霧薯不完」馬鈴薯節活動,3月27日將在斗南親水公園舉行,昨天行銷記者會由社區舞蹈揭幕,鎮長張勝雄、縣議員吳滄得等人穿上廚師服,親自料理馬鈴薯風味餐。

馬鈴薯是斗南特產,全台有將近7成馬鈴薯產自斗南,民眾手中的洋芋片每3包就有1包來自斗南。

張勝雄等人說,活動當天除安排創意料理走秀,還有樂團、社區舞蹈等精彩表演,且提供豐盛馬鈴薯美味料理免費品嘗,張勝雄、吳滄得等人將料理多樣馬鈴薯創意美食,歡迎民眾前往呷免驚。

「看起來就想吃!」鎮民王月嬌說,公所每年都辦馬鈴薯節活動,設置創意料理區、蔬果雕花區及美食品嘗區、幸福寫真區等4大展示區,以及特色攤位宣導區,5星料理秀更吸晴,令人垂涎三尺。

張勝雄表示,馬鈴薯含有B群、維他命C、礦物質還有少量的蛋白質,古代歐洲人出海遠航,都會帶著馬鈴薯,在法國還有「地蘋果」美稱;但礙於國人飲食習慣,將馬鈴薯定位配菜食材,再加上非為農產品行銷重點及進口貨源穩定等因素,導致價格偏低,使農民收益與辛勞無法成正比,應加強協助行銷。

雲林縣斗南鎮馬鈴薯產量占全台三分之一,今年寒害嚴重馬鈴薯減產,採收期又溼冷,機械採收沒翻土出來的馬鈴薯,阿嬤級女工也沒力挖找,減產又失收,雙重受損,馬鈴薯價格創新高。

斗南鎮土壤半沙半土,東北季風不強勁,20年前斗南鎮馬鈴薯面積約100多公頃,這幾年返鄉種田的青壯年多,迄今有776公頃,全台民眾吃到的三分之一國產馬鈴薯來自斗南。

 

斗南鎮產出白、黃兩種馬鈴薯,鮮食或加工品質都好,這幾年擴張到斗六市、虎尾鎮租地栽種,中盤商收購價格約每公斤11元,每分地收成約1萬5000元,比種稻6000元至8000元好。

馬鈴薯的分級與黃金一樣以「兩」計算,2兩到4兩的規格被當洋芋片原料,裂果的削皮切丁、製成薯泥,採收得起來就一定能利用。

去年馬鈴薯大豐收,農民笑呵呵,今年氣候大逆轉,大顆馬鈴薯比去年減產4至5成。

種馬鈴薯20年資歷的陳煌霖指出,馬鈴薯適宜溫度是20至25度,今年冬天低溫10度,甚至降到5、6度,不是根爛、就是長不大,正常90天就能收成,今年延遲到105天至120天。

雪上加霜的是,馬鈴薯以機械採收,今年採收期遇雨,土壤溼潤,不像乾土鬆軟容易篩出。大顆馬鈴薯埋在泥土裡沒被篩出,女工都是70、80歲阿嬤,根本沒力挖,只撿出土的,「遺珠之薯」很多。

斗南鎮公所農業課長曾裕營表示,今年減產約4至5成,但公所仍按計畫27日舉辦馬鈴薯節,打響斗南「薯不完」的農產形象。

(中國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草 的頭像
    水草

    水草的有機田園探索

    水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