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餐桌上,一定會有涼拌豆腐,但是,市場上,有的豆腐一塊10元,有的豆腐一塊180元,價差之大讓人納悶,後來,學習做豆腐之後,才明白一塊真正的手工豆腐,現作現吃,清甜水潤,豆香盈滿,從外觀到口感,和一般豆腐有著天壤之別。

老實的手工豆腐,不是光滑的,會有些許不規則的孔隙,百分之百的手工豆腐,也不是潔白的,有點黃褐色,但是聞起來會有撲鼻的黃豆香。

國宴主廚邱寶郎,數月前開了手工豆腐課,沒想到場場爆滿,豆腐課頗受好評,因為他找到最容易上手的製作方式。

市場上一袋黃豆500公克,價格從五六十元到一百六十多元,黃豆等級不同,取決於蛋白質含量高低,邱寶郎使用高雄九號有機黃豆,浸泡一夜使黃豆柔軟,隔天再清洗黃豆,重新加入足量自來水,用果汁機打成豆汁,再用棉布過濾,並使勁擠壓,去除豆渣。手工豆腐的黃豆比例高,所得的豆汁濃度高,也比較黏稠,增加操作的不便。

接著煮豆汁的階段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它會假滾,攝氏80度就會沸騰,開始冒煙產生泡沫,並且瞬間漲大,鍋子不夠深的話,會滿溢出來,這時候要趕緊轉小火,把泡泡撈除,適時攪拌,豆汁一定要煮沸至攝氏100度,持續10分鐘。因為,泡沫裡含有皂素,當煮豆汁的量增加,產生的泡泡就會愈多,但是若使用消泡劑,一滴就可以解決,但是手工豆腐往往不會使用,所以表面不會太光滑,內部組織也難免會產生自然的孔隙。從豆漿到豆腐,需要添加凝固劑,也需要師傅領進門,天然的凝固劑,包括鹽鹵和食用級石膏粉。以粉末型鹽鹵為例,邱主廚提醒一樣需要深鍋,先在鍋內調合鹽鹵與開水,待豆漿溫度約降到攝氏85度,再高高地沖入鍋中,讓豆漿與鹽鹵水混合,不必攪拌,靜置20分鐘,就會呈半凝結狀。如果沒有調好,做出來的豆腐會酸會苦,或無法凝結。

做手工豆腐需要準備模具和棉布,在烘焙材料行裡豆腐專用的木頭模具很熱門,使用時,把模具浸溼,鋪上溼潤棉布,再舀進半凝固豆腐,包覆整齊,以重物壓5分鐘,打開棉布時,一枚四方工整的嫩豆腐在眼前,不會燙口又充滿原豆清甜,真教人難忘。

手工豆腐有很多變化,隨著水分含量多寡,壓5分鐘是嫩豆腐,10分鐘得木棉豆腐,20分鐘以上就是板豆腐。嫩豆腐料理方式原味為宜,推薦湯豆腐,日本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豆腐百珍一書中,形容湯豆腐是妙品,最忌諱久烹,而且溫度太高會謀殺了手工豆腐的清甜水潤,最佳溫度約75度,最能輕易和身體腸胃融為一體,也最能表現出黃豆的菁華。

 

邱主廚手工豆腐課程 0935-976338

 

 

趙敏夙/台灣藜

2016-05-12 02:24 聯合報 趙敏夙(美食作家)

  •  

 

紅藜,正式名稱為台灣藜,是一個從灰姑娘變公主的故事。圖─徐博宇提供

分享

極端氣候造成糧食危機,為了維持農作物多樣性,世界各國都重新看重曾被先民使用,但長久被忽略的作物,再次發現它們的營養或經濟價值,進而永續利用。台灣也正在找回老祖宗的智慧,復耕被遺忘的民俗作物,紅藜,正式名稱為台灣藜,就是一個從灰姑娘變公主的故事。

台東今年試種第二期的台灣藜,5月正是農忙收成時。在大武鄉大竹社區,藍天綠地襯著五顏六色的台灣藜,在豔陽下隨風招展,彷彿慶祝夏天的來臨。因為市場需求量大增,今年嘗試多種一期,我們才能在初夏遇到這個美麗又神奇的作物。

台灣藜的色彩繽紛,主要來自於甜菜色素,台東的原生品系,就有紅、紫紅、粉紅、橙紅、黃、橙黃等6種顏色。台灣藜格外耐旱耐貧瘠,生長期3到6個月即成熟,只要莖生長期和孕穗初期適當給予水分與肥料,生長期病蟲害較少,所以無須噴灑農藥。

台東農業改良場的陳振義博士是台灣藜故事的見証人,他從97年開始研究台灣藜,收集各地的品系,當時台灣藜批發價每台斤不到50元,如今短短不到10年,台灣藜零售價格已高達每台斤600元

早期台灣藜只有少量栽種在小米田旁,目的是防鳥、做綠肥、培養酒麴、釀造小米酒,但是,部落裡的老人家,知道女兒懷孕了就開始種紅藜,收成時剛好給媽媽做月子。

根據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蔡碧仁教授的研究,台灣藜的膳食纖維是燕麥的3倍,地瓜的6倍,有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尤其鈣質是白米的50倍,換言之,不必再補充鈣片,多吃台灣藜就好。

但多數人對台灣藜的食用方式仍很陌生,它有股獨特穀香,炊飯時特別明顯,口感細粒鬆散似蝦卵,很少單獨吃,經常與白米或其他穀類同煮。改良場的博士養生之道是吃十穀米,組合方程式是「五米三麥一仁一藜,各一台斤混合。」分別是白米、黑米、小米、糙米、糯米、小麥、蕎麥、燕麥、薏仁與台灣藜。

台東崁頂社區部落媽媽的私房料理,去殼紅藜一杯,鮮奶一杯,外鍋半杯水,用電鍋蒸煮燜熟,放涼,再拌開,台灣藜就會變得如同西米露般粒粒分明,再搭配甜湯,拌牛奶、煎蛋餅,或者做成餅乾、飯糰、壽司、年糕都很方便。香蘭社區的小米工坊則把台灣藜細磨成粉,做成蛋糕。

陳博士提醒,台灣藜的外殼含有皂素,最好脫殼後再食用,可以用簡易的研磨工具脫殼。脫殼後也要多搓洗幾次,建議用深鍋或使用網眼較細的篩子輔助,把殘留的皂素泡泡搓掉。購買時,建議買脫殼後的台灣藜,台灣藜的子實,呈現鮮亮的褐色,但暴露在空氣中或冷藏時會氧化,逐漸變成深黑褐。彩色的則是尚未脫殼的台灣藜。

小米工坊:089-782547

 

 

 

 

【聯合報╱(趙敏夙,美食作家)】

紅龍果滋味香甜,尾韻有著微微的芳香果酸,不會過於甜膩。 圖/趙敏夙提供

最近,收到一則來自屏東朋友的簡訊:豐碩金秋,齒香映紅,最後一抹香甜,鳳禾有機農場今年紅龍果即將進入尾聲…,發簡訊者是一位浪漫的新農夫莊庭溪,以前他是掌管兩千人大工廠的專業經理人,現在與父親在南台灣故鄉山腳下種紅龍果,4年多來堅持有機栽培,就像樹上如火焰般完熟的果實,在我心裡烙下深深印象。

第一次認真看待火龍果,是在美食攝影師許博宇的工作室,他分享了許多火龍果園的照片,透過他的鏡頭,我彷彿看見一座奇幻的城市:午夜火龍果花盛開,果農為花點燈授粉,清晨曙光初透時,花卻謝了…。原來,他的換帖兄弟莊庭溪在屏東種有機火龍果,他也大方請我品嘗新品種的紅肉火龍果,喚做紅龍果,一試驚豔,甜潤細滑,軟中帶脆,迥異於傳統白肉黑籽的火龍果

我9月前往果園一探,莊庭溪開著吉普車來接我,往屏東高樹鄉的果園路上經過一座大橋,他提醒我欣賞橋下隘寮溪畔,這個季節才有的雪白蘆葦,有如在大地上鋪蓋一張寬敞無邊的絨毛毯,綠白相間,隨風搖曳飛揚,壯觀極了! 一向愛好大自然的莊庭溪,年輕時在工作之餘就經常騎上重型機車到處旅行拍照,後來退下職場,選擇務農,他也用不同的心態,打造出一個另類果園。

第一次走入鳳禾有機農場的紅龍果園,有種踩進仙人掌奇幻樂園的錯覺,紅龍果屬仙人掌科,多肉的綠色植物,姿態猙獰,枝葉張牙舞爪,混身帶刺,和美麗圓融的紅色的火龍果,一如美女與野獸,形成強烈對比。但是果園裡植株間距寬敞,大約三米寬,枝條攀附的支架整齊,約一百五公分高,地上鋪滿馬齒莧,幾乎不見野草,果園管理良好,透露出果園主人性格。

每一顆火龍果都是從葉柄上的芽點開花結果,但絕少人在白日見過火龍果的花,因為它只在子夜盛開,潔白秀氣的花瓣,搭配細密如睫毛的黃色花蕊,可以想像一夜之間全部開花的華美,但莊庭溪笑說,不必羨慕,果農根本無心賞花,因為開花就得進行人工授粉,夜裡不能睡,服務這些嬌果,其實很累人。紅龍果成熟時,採收也得全副武裝,才不會被仙人掌刺傷。

看著火龍果層層包覆的麟片,顏色由翠綠,胭脂紅,慢慢轉為深紅,紫紅,最後變成火焰的顏色。莊庭溪所有的辛苦都忘了,眼看著好收成,他趕緊發簡訊,提醒朋友把握今年最後一波紅龍果。

來自中南美洲熱帶國家的火龍果,在溫暖的南台灣找到新家,因為火龍果的抗病力強,適合有機栽培,在農試所的品種改良與技術指導之下,成為新手農夫的最佳選擇,尤其是紅龍果,近年來產量明顯增加,北中南都見得到,屏東的火龍果得天獨厚,在炎陽眷顧之下,可以供應到11月,冬季則讓果樹休養生息,接下來要等到隔年5月才有新鮮紅果可嘗。

鳳禾有機農場的紅龍果滋味香甜,尾韻有著微微的芳香果酸,不會過於甜膩,除了當做鮮果切片,也可以做成霜淇淋,果凍,甜品,紅通通的光澤,就像餐桌上的紅寶石。紅龍果的汁液是天然的染色劑,但會在手掌上,唇齒間,白磁盤上留下殘紅印記,似乎提醒著我,這是農人用心血換來的成果。

我推薦的紅龍果:莊庭溪鳳禾有機農場0975-720-198

趙敏夙/久違了!草蝦的滋味!

2014/01/09

【聯合報╱趙敏夙(美食作家)】
現撈的新鮮草蝦,每一隻都黑得發亮。 圖/趙敏夙提供

花了十多個鐘頭,換了三班飛機終於抵達印尼北婆羅洲的塔拉干島(Tarakan),這是台商與在地華僑共同經營的水產事業MMA(Pt. Mustika Minanusa Aurora),利用海水、潮汐、野放,低密度養殖草蝦,在蝦塘周圍遍植紅樹林,形成一個共生共榮的食物鏈。

我們從塔拉干的港口出發,搭快艇乘浪而行,船速放慢進入了一片靜謐的海上森林,生長在水中的紅樹林,枝葉繁盛,罕見人煙。下船後,沿路泥濘不好走,抵達蝦塘,水上倒映著紅樹林的剪影,水下生機盎然,正是草蝦的溫床。

在島上,漁民利用古法潮汐養蝦,初一十五漲潮,漲潮時開放蝦塘進水,海水經過紅樹林的淨化,產生浮游生物,這些是草蝦最好的食物。天然的粗放養殖,讓每隻草蝦都有足夠的糧食與活動空間,不用餵飼料,就長得十分精壯,每隻長度都有15公分,重量皆達到40克以上。

草蝦的起源是肉眼幾乎看不見的細微小蝦苗,從外海捕撈回來的野生母蝦所繁殖,餵食蝦苗營養的藻類,工作人員做水質分析、微生物測試、病毒檢疫,養出健康的蝦苗,21天後長大成幼蝦,再回到海水中放養,粗放3個月後,才會長大成蝦。

清晨漁船進港,帶來了滿滿的草蝦,這是漁民一夜無眠辛苦換來的成果,草蝦是底棲類的生物,習性喜好深夜從蝦塘泥土裡翻出來覓食,漁民於是在蝦塘旁築高架屋為家,黑夜收蝦,清晨再送到港口。

現撈的新鮮草蝦,每一隻都黑得發亮,難怪英文名字喚Black Tiger Shrimp,草蝦身上有深黑斑紋,煮熟後變成深紅,握在手中,圓滑飽滿、外殼硬朗,蝦頭與蝦身緊緊相連,肢體俱全,果然健康。

被形容為千島之國的印尼,是目前全球草蝦主要供應國,台灣曾經是草蝦王國,卻因為白點病侵襲,再加上不時傳出颱風,地層下陷等不利因素,使草蝦數量年年銳減,價格節節攀高。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白蝦,雖然新鮮,但口感、風味、色澤均不如草蝦。

在印尼大啖草蝦時,一位派駐印尼的台商感嘆,可惜台灣漁業採保護政策,草蝦進口關稅較高,影響廠商進口意願,量少價昂。但是日本政府對生態草蝦採取零關稅,東京的拉麵店裡可以吃到台灣人在印尼養殖生態草蝦所做的天婦羅。在台灣,草蝦逐漸成為距離大家愈來愈遙遠的美食。

記得法國名廚艾倫杜卡斯在他的書「與美味相遇」中提到,美食的偉大力量,在於它能夠向世界敞開雙臂。捍衛絕妙美食的傳統,並不意味著故步自封,過度崇尚來源。的確,台灣要成為一個美食之都,對於食材,應該用更開放的態度,否則空論美食只是枉然。

趙敏夙/竹山冬筍香

2014/02/06

【聯合報╱趙敏夙(美食作家)】
每年冬至後清明前,是孟宗竹筍的產季。 圖/趙敏夙提供

秀琦姨在台北果菜市場賣竹筍超過40年,最懂冬季唯我獨尊的孟宗竹筍(俗稱冬筍),台北不少知名江浙館子的大廚都相信她,指名採購。

每年冬至後清明前,是孟宗竹筍的產季,它身價不凡。一是貴在奇香,無筍能及,家裡煮冬筍,鄰居聞香就知道。二是貴在其野,它只長在高海拔的山林,土壤過於肥沃,冬筍不發;雨下多了也不發。除非有經驗的筍農,一般人翻遍園子也找不到冬筍。三貴在其烹飪不易,唯有懂得馴其野性的廚師或農家,配合刀工、火候與時間,才能去澀留香,識得真滋味。

我對台灣冬筍的故鄉—竹山,心存孺慕之情。於是,安排了一趟竹山食藝之旅。

台灣山林多竹,四季皆有竹筍可食,但多集中春夏秋,所謂雨後春筍,指的是清明過後,雨水滋潤土壤,百筍齊發,桂竹筍、綠竹筍、麻竹筍由南到北輪流登場,但到了冬天,眾筍由甜轉苦,纖維由細轉粗,只有孟宗竹筍特立獨行,愈冷愈香,愈寒愈甜。

南投竹山一帶的雲霧風雨、土壤地形適合冬筍生長。這次冬筍之旅的嚮導是80歲的里長嬤。隨著高度提升,竹林拔地而起,先是綠竹、桂竹,繼而麻竹,到了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幾乎都是孟宗竹的天下了。

冬筍園陡坡至少超過50度,到了一小塊平坦處,阿嬤開始找筍,冬筍深藏在土壤裡,一旦開始生長,便能推土移石,據說長在石縫間的冬筍,特別甘香。

找筍要有好眼力,先觀竹,3至4年生的孟宗竹最會生筍,竹子顏色翠綠,5、6年以上的孟宗竹,逐漸不發筍,竹子顏色轉為深綠,最後黃化老去。孟宗竹林有很強烈的排他性,但冬筍的香氣、美味,又吸引著採集者年復一年上山覓筍。

經過一陣翻土尋筍,筍殼上金黃色的絨毛潛藏光芒,難怪也有人叫它毛竹筍。冬筍圓身直立,筍尖微彎,竹山人偏愛筍胗仔,就是長不大的冬筍,玲瓏可口。

竹山阿嬤煮冬筍的秘訣,褪去筍殼,待水滾後再放入冬筍塊,小火煨煮超過一個鐘頭以上,才能把纖維煮透,煮至入味。阿嬤說,冬筍要順紋切,且煮筍時最好別掀蓋,既可留住筍香,又能柔化冬筍纖維。有人不愛食冬筍,認為它總咬舌,應該是還沒有參透冬筍的奧妙,或以冷水煮筍,或急就章,不懂得順著冬筍的性子慢慢來,才會覺得它難以接近。

江浙館子吃冬筍,有冬筍烤麩、筍片醃篤鮮,在竹山吃冬筍,有醬筍雞湯、筍片螺肉青蒜湯,冬筍都跟老菜脫不了關係,喜歡冬筍味也多是熟齡食客,會不會有一天,我們的孩子都不識冬筍味?想到這裡,趕緊抓住季節的尾巴採買吧!

台北果菜市場冬筍達人秀琦姨:0912-938328。


【聯合報╱趙敏風(美食作家)】

胡蘿蔔。 圖/徐博宇提供

紅、橙、黃、綠、藍紫,是彩虹的顏色,也是胡蘿蔔的顏色。

第一次見到雲林東勢果菜生產合作社的彩色胡蘿蔔,豔陽下,布滿泥土,但仍掩不住那光芒。這群繽紛的胡蘿蔔美人兒,品種創新,滋味出乎意料。

冬末春初的胡蘿蔔最鮮甜,1至4月是東勢胡蘿蔔的採收期,但東勢果菜生產合作社的胡蘿蔔長得不太一樣,外表較光滑明亮、修長,沒有斑點,也少鬚根,甜度約達9至13度,沒有讓孩子害怕的草腥味,反而多了一股堅果香,色香味都煥然一新。

原來,王文星20年前接下父親養活一家人的胡蘿蔔田,從日本帶回新品種—旭陽二號,在雲林東勢、彰化二林一帶播下種子。胡蘿蔔一年一收,從種子到一片油綠茂盛的胡蘿蔔田,需要120天。彩色胡蘿蔔是因應環境、氣候所演化出的不同品種,蘊含不同的營養素,原本分布於全球各區,王文星一一收集,在台灣為它們建立新家園。

我收到彩色胡蘿蔔,聯絡留法的廚師劉大東、食譜攝影師徐博宇,三人組成試吃團。將胡蘿蔔切成條形沙拉,紫色胡蘿蔔最甜,黃色胡蘿蔔纖維細嫩緊實,綠白相間的蘿蔔鮮脆清甜。顏色愈深,胡蘿蔔的風味愈濃。

經過烹煮,味道再添另類風華,黃色胡蘿蔔出現地瓜香味,甜度也拔得頭籌!白色胡蘿蔔散發淡淡的茴香與芹菜香味,多了點辛辣尾勁,紅色胡蘿蔔混合橙紅番茄與地瓜的風味,多了瓜果的香甜。

獨特食材總會激發主廚創作的欲望,劉大東用不同彩色的胡蘿蔔泥做成彩色燉飯,搭配烤雞。這幾年大家追求在地食材,刺激農友們改良與創新品種,也提供餐廳料理更多新的創作素材,胡蘿蔔有這麼多變化,讓蔬食變得趣味盎然。

旭陽二號胡蘿蔔正如其名,蓄滿海島太陽能,王文星當初看到日本人對產期只有三、四個月的作物,投資上億元做清洗、分級、預冷、包裝…,深受感動。回國後,他興起企業化經營的想法,整合胡蘿蔔小農,成立雲林東勢果菜生產合作社,建立一貫化制度,近年來積極和農政單位合作進行產銷履歷認證,2012年驕傲地將台灣的胡蘿蔔回銷到日本與東南亞。

胡蘿蔔田裡,即便有採收機器代勞,不少阿公阿嬤農友們還是得彎腰、拾起,逐一拍掉胡蘿蔔上的泥土,進行初步分類、裝箱,在烈日下揮汗工作,他們甘之如飴,說比以前好多了。

或許,在多數人的餐桌上,胡蘿蔔只是配角,但在雲林東勢有一群人願意花這麼多時間與努力,專注一件事—如何讓胡蘿蔔更美、更好吃、更安全。光是這份心意,就值得讓人慢慢咀嚼,好好珍惜。

●我推薦的胡蘿蔔:

雲林縣東勢果菜生產合作社

05-699-3377


趙敏夙/台灣功夫蝦乾

【聯合報╱趙敏夙(美食作家)】

功夫蝦乾濃縮了大海氣味,海鹽的鹹與海蝦的甘鮮。 圖/趙敏夙提供

雲林同時擁有山與海的福蔭,食材豐富,我幾次探訪都有精彩收穫。這一次,認識了滋味非凡的功夫蝦乾,它不只濃縮了大海與陽光的菁華,也吸納了廣溝漁村武術傳家的故事。

雲林四湖鄉西南隅的廣溝社區是個海口小漁村,在劍蝦盛產期(過年到清明節前後,劍蝦會大量迴游至台灣海峽),漁民在海上捕撈後,新鮮大劍蝦賣到餐廳,中小型的劍蝦則做蝦乾。所謂功夫蝦乾,功夫是指古法日曬手作蝦乾的繁複費工,也指製作蝦乾的廣溝人,身懷絕技,曾以國術冠軍名揚海內外。

功夫蝦乾的確與眾不同,首先,蝦身筆直整齊,有別一般彎曲的蝦米。盛產時節,漁船透早進港批發劍蝦,漁家一拿到新鮮漁貨,就厝邊頭尾相招剝蝦殼,挑去蝦背的沙筋,完全手工,再一隻隻拉直蝦身,鋪在竹篩上,早期竹篩空間有限,拉直蝦身可以多曬幾隻,後來反而成了特色。日曬劍蝦,連續3日,直至蝦身由透明轉為灰紅。

8斤海劍蝦,只能製作出一斤的蝦乾,費時也費力,但量少質精,迴游到台灣海峽的海水劍蝦多數含卵銜膏,天然海鹽加上日曬風乾,做為蝦乾,仗著天生優勢,特別鹹香肥美。

功夫蝦乾因為濃縮了大海氣味,海鹽的鹹與海蝦的甘鮮。所以,搭配入菜時,用蒜片辣椒米酒微嗆,略為水煮燜熟,就能還原海味,根本不必再打開鹽罐子,且蝦乾只需酌量入菜,整盤佳餚就海味滿溢。

和一般蝦米相較,功夫蝦乾屬中大型,料理後仍可品嘗到彈牙的蝦肉,但多了一份韌性,愈嚼愈有滋味。當地社區媽媽建議,用功夫蝦乾炒韭菜,或用蝦乾煮米粉,湯頭特別鮮,或蝦乾煎蛋,也格外對味。

功夫蝦乾的背後,有一段蓽路藍縷的台灣移民史。根據記載,民國10年,四湖廣溝社區盜賊猖獗,當時有位先賢邀請武術前輩吳居,從福建來此建立了武順堂金獅陣,傳授村民國術,既可強身健體,也可保護家園,因此開啟了廣溝男女老幼習武風氣。

在雲林麥寮晁陽綠能園區,雲林縣政府舉辦農業伴手禮展,推出了16項好禮,20多歲穿著一身黑色功夫勁裝的男女,精神抖擻地向大家介紹廣溝家鄉的蝦乾和武術,在這群孩子心目中,兩者已經合而為一,無論蝦乾和武術,都是對百年傳統的堅持,都是屬於家鄉的驕傲。細細嚼食功夫蝦乾,我不僅聞到了大海、漁村的息氣,也彷彿看到這群功夫小子的英姿呢!

我推薦的台灣功夫蝦:0935-031-499


 

 趙敏夙/山海間 梯田米

 

【聯合報╱趙敏夙(美食作家)】

梯田米的米粒嬌小,香味芬芳。 圖/趙敏夙提供
【聯合報╱趙敏夙(美食作家)】
海女阿嬤潛水徒手採集石花菜,再秉持傳統八洗八曬。 圖/趙敏夙提供

秋老虎發威,石花凍是我的私房涼方之一。

台灣東北角,以海為生的漁家懂得隨著四季輪轉,採集各種野生海藻。石花菜,是台灣東北角特有的海藻,鄰近野柳的東澳漁港,迄今仍有幾位海女阿嬤,潛水徒手採集,從海裡帶回一袋袋紫紅石花菜,再秉持傳統八洗八曬,待其蛻變成金黃乾燥,便於保存,我們才得以全年享受沁涼的石花凍。

住在東澳漁村,今年78歲的許陳月香,人稱阿香姨,可說是第一代的海女,潛水採集石花菜的資歷超過60年。阿香姨是少見的女中豪傑,她無師自通,不必穿防寒潛水衣,也不背氧氣桶,只穿上厚一點的棉衣,頂多再加上背心,帶上面罩、蛙鏡與手套,腳蹬著草編鞋,腰間綁著漁網,就可潛入水中,採集石花菜。

東澳村裡的海女,現僅有5、6位,年紀最輕的60多歲,最年長的就是阿香姨。50幾年前,鄰村都是男人潛水採集石花菜,只有少數如東澳村,因生活艱苦,女人練就一身好功夫,當年石花菜產量多,姐妹一起採集貼補家用,主要外銷日本,製作成寒天。

水中無甲子,風歇浪緩時,海水清透處,從岸上隱約可見攀附在礁岩上的紫紅海藻,阿香姨直接潛進水裡,手腳俐落,讓人忘記了她的年齡,只花了20分鐘就裝了10台斤,她很得意地說,最高紀錄一個下午採集了200斤石花菜,但10斤石花曬乾漂洗後只剩下3斤。

陸地上繁複的漂洗曝曬,比在大海裡採集石花菜還要辛苦。阿香姨遵循古法,不求快,連續8天的陽光、流動的清水,讓石花從紫紅色漸漸褪成褐黃色。這是一場體力大挑戰,有經驗的海女阿嬤,每天觀察雲霧聚散,爭取最精華的曝曬時間,北部午後多陣雨,還得機動地收進儲藏室。

乾燥的石花仍看出海藻的形體脈絡,每年2至7月,產季初期因氣溫及潮流湍急,僅能採集較淺處之小本藻。產量最多的是大本藻;風浪平穩時,可採集較深處之鳳尾藻,是公認膠質最豐富的石花菜。

石花菜帶著溫暖的海水腥香,我抓了四兩(約150公克),先用清水淘洗,軟化海藻,瀝掉小石子,摘掉附著在藻上的貝殼碎,再把石花菜裝進棉布袋裡綁緊。電鍋內鍋(約十人份)注水八分滿,放入棉布袋,外鍋放一杯半的水,接著讓電鍋慢慢熬煮,石花菜的膠質會慢釋放到水中,使得水質漸趨濃稠灰白,待溫度略降低,就可以準備倒入果凍模子。

模子裡可以放些當季的水果,以鳳梨、香瓜、荔枝。龍眼等柔軟多汁的水果為宜,放涼冰鎮後,凝成水果石花凍。也可以改放蜜紅棗,枸杞,蓮子等,製作養生石花凍甜品。

●我推薦的石花菜
上美特產行:0932-355663



全文網址: 趙敏夙/台灣海女與石花菜 - 食話食說 - 美食報報報 - udn旅遊美食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98459#ixzz3EtTnCo2V
Power By udn.com

嵩山社區位於台灣最北端的石門區,石砌梯田在綠色山坡上,一波連著一波刻畫出如海浪般定格的紋路,很難想像這裡的梯田至少存在了120多年。我參與了一年一次的新穀收成,8月的梯田像個剛理完頭的小伙子,但石砌田埂工法依舊堅固,記錄先民生活的軌跡。

今年70歲的嵩山社區發展協會江理事長告訴我,他的先祖來自中國潮州,當時,從金山海邊上岸後,為躲避戰事空襲,拚命往山上跑,他們發現這座小山谷,有陽明山系延伸的嵩山為屏障,九芎林溪水源源不絕,便在這裡建立家園。百年前,靠山吃山,為讓山坡地也能種稻,開發獨特的梯田。

順地勢而生的梯田,稻米自給自足,卻無法大量生產。青壯人們開始下山工作,剩少數老農照顧梯田,漸漸地,田地荒蕪,退休的江理事長回到家鄉,始終戀戀兒時的梯田風光,明知是一條辛苦路,2011年開始,他說服原本在駕訓班當教練的姪子、總幹事陳國志,以及當幼教老師的姪媳一起回鄉復耕梯田。

在現代農業工程專家的眼中,梯田是最能順應大自然環境的農法,可保護水土,避免土砂流失,有效率重複利用水資源,它也可以涵養土壤、防洪。山裡多梯田可降低都市溫度,即便到了今天,古老的梯田依舊充滿價值。

復耕梯田的第一步,選擇稻米品種,這裡的海拔290公尺,日夜溫差大,江理事長嘗試栽培來自日本溫帶的越光米品種,此品種比平地水稻的植株矮小,結穗後能收成的稻穀也相對較少,但休耕多年的土地肥沃,氮磷鉀肥豐富,採用無毒耕作,今年收成仍可達到900台斤,產量不算多,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要復育鬼稻,也就是在百年前梯田的原生種水稻。

和大自然生態緊密相連的梯田,受限於地形,無法用大型機具插秧,完全靠人力,在收成季節,我看到年齡加起來有一千歲的農夫團,彎腰曲膝,赤腳踩在泥裡,右手拿著小鐮刀,左手一把抓起一欉稻穗,迅速收割。為增加白米飯的甜度,採取手工綁穀、倒掛曬穀的方式,讓植株菁華再流回到米粒,讓人佩服之餘也於心不忍,這裡需要有更多年輕農夫加入復育梯田稻米的行列,生態美食才得以真正傳承給下一代。

我買3台斤的梯田新米,分次炊煮成白飯,夏日細細品嘗,越光米煮出來的米飯,米粒嬌小,香味芬芳,澱粉甜度適中,它無法和專業生產區的白米放在同一個天平比較,因為梯田米是一項生態美食,而非僅僅提供飽足感與好滋味,它的價值、影響力,遠遠超過你吃過的任何白米飯。

●我推薦的梯田米

嵩山社區發展協會陳國志:0933-935-949


趙敏夙/台灣海女與石花菜

 

 趙敏夙/虱目魚

10月的虱目魚活跳健美,是當季最樸實平凡的滋味。
圖/趙敏夙提供

入秋後魚蝦正肥,10月的虱目魚活跳健美,是當季最樸實平凡的滋味,虱目魚不管清蒸,醬燒或鹽烤,孩子總搶著吃魚肚那塊最肥美豐腴的油脂。餐桌上肥碩精壯的虱目魚,來自於黃碧田家的魚塭。我因田媽媽的訪查而認識他們,看到他們用心對待虱目魚,一年比一年更進步,不管豐收或歉收,始終誠懇如一。

周末時分,走進台南北門地區的三灣寮,空曠的街道人不多,轉個彎就是廣闊的魚塭,水光粼粼映著天空,以半海水混合飼養白蝦和虱目魚,這是黃碧田的魚塭,也是家族傳承的重心。

「虱目魚飼我大漢,予我食穿!」黃碧田用台語感性地說,阿公開始養虱目魚,他從小也在魚塭旁看父親飼魚,汗流浹背,風吹雨淋,「無菜無肉的時候,只有虱目魚陪伴」。他曾經一度轉行,但最後,還是回到最熟悉的魚塭,50多歲重新投入養殖漁業,他求精不求多,今年他計畫收成虱目魚約一萬尾,比去年少了三千尾,問他為什麼,因為降低養殖密度,可以確保更好的品質。

為了養虱目魚,憨直的他每天寫日記,拿到農委會的產銷履歷認證,每年3月投下魚苗開始,每天飼料投餵記錄,每7至10天測水質,包括酸鹼質、溶氧度和鹽濃度,兩百多個日子都清楚記載。隨氣候變遷,讓養魚這件事變得更複雜而精細,缺雨或溫差太大,都可能使虱目魚一夜翻肚。

虱目魚膽小畏光,黃碧田利用魚的特性,半夜摸黑捕魚,凌晨4點天色暗沈,他選用較大目的魚網一尾尾捕捉,長到足月足重,約900公克的魚才抓,小魚再讓牠回到池子裡,堅持不用電擊捕魚,全程人道養殖,是對魚兒的尊重。

半海水養殖的虱目魚得天獨厚,健美銀白的魚身在綠波裡跳躍,肉質細緻扎實,魚肚油脂天然甘甜,不會有惱人的土味,缺點是生長速度較慢,比淡水養殖的虱目魚要付出更多時間與飼養成本。黃碧田是小小的個體戶,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但他卻願意投資為虱目魚做檢驗拿證明,只為求得一分安心。

東隆宮是三灣寮一帶養魚人家的信仰中心,黃碧田在附近開了一家小吃店,和大家分享虱目魚料理的滋味。他的兒女學習日式一夜干的技術,在現撈的虱目魚身上略抹薄鹽,輔以冷風乾燥8小時,稍微脫水的虱目魚,滋味反而更濃郁,再急速冷凍,就可以把讓人懷念的滋味封鎖在真空包裝裡,宅配到家。虱目魚菲力,是養魚人家的私房菜,指的是清修的魚背鰭,適合乾鍋煎至焦脆,只要啃對方向,就可以輕鬆挑起兩條幼嫩的魚菲力呢!

我推薦的虱目魚

長盈海味屋:06-7850577

 


趙敏夙/菱角

菱角伴水而生,在陽光下仍掛著水滴,閃閃發亮。
圖/趙敏夙提供

菱田夕照,歸鳥啾啾,仲秋時節,在台南官田的綠色保育園區,菱角水田綿延幾百公頃,從清晨到黃昏,農人們或跪或蹲在池塘裡,畫開一條條水路,採收今年的菱角。手摘的菱角填滿一盆又一盆,夕陽西下,田裡則成了鳥兒的樂園,雁鳥歸巢,水雉、高蹺橫、白鷺鷥,在溼地裡覓食玩耍,這裡,我看到菱角田不只是食物,也是生態的一環,當我們好好照顧菱角,也是為鳥兒們守護一個家。

官田是紅菱的故鄉,國內菱角最大的產地。由於鄰近烏山頭水庫,擁有比別的鄉鎮更豐沛的水源。菱角盛產期,只見扇形厚實的綠色葉片,鋪滿了池塘,鉅齒狀的葉緣,中間捲心葉裡開了一朵小白花,隨手舉起一株菱角,才發現水底下又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葉面下叢叢菱角,揚起一雙又一雙驕傲的紅角,在陽光下仍掛著水滴,閃閃發亮,氣根如鬚綿延百來公分,深向水中,吸取池底泥土的養分。

菱角的品種不多,官田農會股長胡泰平說,主要是二角菱,二角菱又分大肚菱和大角菱,大肚菱殼薄肉多,大角菱殼厚肉香,其實,二角菱品種混雜,已經分不太出來了。還有一種俗稱鬼菱的四角菱,造型特異,是早生品種,只有少量栽培。

菱角伴水而生,也靠水要分出高下。農友在岸上為菱角分級,準備一桶水,把菱角倒進去,浮上來的菱角,幼嫩鬆軟,適合蒸熟食用;沉下去的菱角,完熟結實,耐燉煮。至於,半浮半沉的菱角,口感介於兩者中間,是農家留給挑嘴老饕的祕密食材。

菱角田的天敵是福壽螺,在田裡經常可以看見粉紅色的卵布滿田梗,友善大地農場綠色保育田區的菱角田,不能噴灑農藥和除草劑。農友研究福壽螺慣於晚上產卵,於是黃昏時在田梗上灑苦茶粕,讓它們無法順利繁殖,但往往秋風吹又生,菱農嘆息,這真是粉紅色的宿命。

小時候,季節一到,阿嬤常煮菱角排骨湯,現在,要喝到這碗湯,卻不太容易。現代媽媽們或許不懂如何剝出一彎彎白肉菱角而錯過了美味,只有回到官田,菱角料理才又成為家常便飯。產季到了,路上有人擺攤叫賣鹹酥菱角,當地的凱旋餐廳,老闆娘端出菱角麻油雞糯米飯、菱角豬腳湯,這是地方上的老菜,三杯菱角是為了討好年輕人的新菜,入口後獨特的菱角香,老少咸宜。

菱角的產季很短,只有兩個月,錯過了不必惋惜,在官田農會超市裡,看到冷凍剝殼生菱角仁,已經有人為你一個個手工剝殼,再急速冷凍,無論下鍋蒸煮作菜都方便多了。還有懶人包調理食品菱香饌,菱角排骨湯等,皆可以冷凍宅配到家。

我推薦的菱角

官田農會:06-579-1221

友善大地農場:06-579-5775

 趙敏夙/福菜

2015-01-15 02:07:05 聯合報 趙敏夙(美食作家)

冬陽下,金黃色的福菜隨風飄動,充滿香味。 圖/徐博宇提供

分享

冬天的菜園子真是生氣蓬勃,當令的芥菜一株株拔地而起,無論是直立的品種,還是結球捲心的品種,一片綠油油,葉大如扇,莖肥肉厚,個個都是大欉仔,捧起來至少都有六、七台斤重,芥菜豐收在冬季,難怪,它不只是過年餐桌上,象徵碧綠如新的長年菜,也能變身酸菜、榨菜、福菜、梅干菜。

其中,我特別喜歡福菜的味道。新竹關西古名又稱鹹菜甕,走訪長壽社區玉山里,冬陽下,金黃色的福菜,長長地掛在竹竿上,隨風飄動,冷洌空氣裡,充滿福菜的香味。

品味福菜,要懂得聞香。當我深入了解福菜的製作流程,才知道這份香味,得來不易。「腳要踩,手要揉,日頭足,發酵夠,才會香,很多工呀!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做出來的!」玉山里的彭媽媽,還有在菜園裡的阿嬤們,個個都是做福菜的高手。

這兒仍保留傳統福菜的製作過程,芥菜採收後在田梗上略為曝曬,接著一層粗鹽一層芥菜,加水浸漬並且以石頭重壓,兩天後,取出芥菜用力反覆搓揉,讓芥菜的纖維組織變得柔軟,再換桶堆疊,並覆蓋姑婆芋的葉子,避免直接接觸陽光,靜靜讓芥菜發酵十四天,就是酸菜。

但如果讓芥菜發酵十天即中斷,取出,曝曬陽光,吹拂冷風數日,直到脫水至六分乾燥,再修剪,最後用細長木棍,把整株菜緊密地塞進高粱酒瓶裡,封瓶,瓶口向下倒置,避免接觸空氣,所以福菜又稱為覆菜,製作上需要更多工序。福菜需要在瓶內熟成一至兩年,在等待的時光裡,福菜由蒼白的牙黃,逐漸變成了成熟的金黃,時間無形地調味,讓福菜的滋味愈來愈圓融。

和酸菜相比,福菜因為發酵時間較短,所以酸味含蓄溫柔,不像酸菜那麼鮮明奔放,而且,福菜多了日曬的工序,所以,比起酸菜,滋味更甘,香味更綿長。當我打開灰撲撲的瓶蓋,用鈎子通過細細的瓶口,把福菜一葉一葉取出,像是勾起一連串的光陰之歌。洗淨福菜,切絲,放在高湯一起燉煮,透過滾沸的熱湯,福菜的香氣逐漸還原,愈來愈香,愈來愈濃,玉山里長黃譽仁形容,「對遊子來說,這就是家的味道!」

福菜雞湯、福菜肉片湯、福菜苦瓜魚干湯、福菜炆竹筍,都是最平凡也最對味的家常菜。只是福菜不容易買,因為它多半是客家媽媽藏在廚房的私房菜,只有老人家會做,沒有辦法量產,每年冬天備製,分送親朋好友,因此,能吃到福菜,實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我推薦的福菜

新竹關西玉山里黃譽仁:

0932-277-004

 

趙敏夙/國產羊肉

2015-01-31 01:26:55 聯合報 趙敏夙/美食作家

今年是羊年,來談談羊肉這個食材,有人愛之也有人拒而遠之,原因在於很有個性的羊羶味兒,但事實上,國產羊肉風味溫和鮮嫩,幾乎沒有羊羶味,只可惜市占不到一成,進口羊肉幾乎包辦了所有的羊肉料理,以至於造成大家對國產羊的誤解。

羊油麵線是食客必點的佐鍋良伴。 圖/趙敏夙提供

分享

迎接羊年,從了解國產羊肉開始,我到養羊協會理事長張福隆推薦的餐廳,點了新鮮現切的清燉羊肉爐,體驗不一樣國產羊肉。餐廳老闆用白色毛巾包裹著鮮紅光滑的羊里肌,溼潤卻不出水,用手指按壓一下,很有彈性,可以聞到新鮮的肉味。

我想吃柔嫩的羊肉,老闆建議里肌前端,比中後段多了細緻均勻的油花,切0.5公分厚,在高湯裡輕輕涮一涮,變成粉紅色就可以入口。若想要吃鮮嫩中帶有嚼勁的羊肉,要點帶皮的羊脖子肉,建議清蒸佐蒜泥。

清燉羊肉爐的湯底以羊骨熬煮,輔以薑片和白蘿蔔,格外能品嘗到羊肉鮮甜的餘韻,高湯的羊羶味也很輕盈。羊油麵線是食客必點的佐鍋良伴,我還好奇地點了滑蛋羊腦,口感像豆腐花一樣滑溜清雅。

和家人食完羊肉大餐,神清氣爽,只在打飽嗝時,才聞到熟悉的香味。這羊兒與生俱來的風味,多存在於油脂與排骨部位,國產羊算是輕量級,進口羊因為來源眾多,比較容易吃到羊羶味略重的肉品。

羊羶味主要來自於羊的品種、周齡、飼料與飼養方式。頂級的國產羊肉,周齡約為12至18個月,因為年輕,所以羊羶味淡。加上台灣農友養羊,多在公羊出生後第4至5個月先予閹割,再肥育至足齡上市,幾乎沒有濃郁的羊羶味。國產羊的品種有努比亞山羊、波爾山羊、阿爾拜因山羊與撒能山羊。努比亞是頂級的肉用山羊,其餘皆是乳肉兼用的優良品種。

其次,進口羊有的採取放牧,草飼,難免保留一股獨特的草羶味。台灣羊受限於環境,多半採高台式圈養,飼料以玉米黃豆粉等精料為主,養出來的羊肉,自然較無草羶味。養羊30多年的張福隆說,羊兒是很敏感的動物,水或飼料有一丁點異味,牠們會察覺而不吃,所以,養羊人都會小心伺侯這群羊寶貝。

細數我曾品嘗過的羊肉料理,在中國寧夏吃手撕羊肉,豪邁粗獷,西安羊肉泡膜風味強勁鮮明。在歐洲,點法式小羊排,未斷乳的小羔羊肉,骨仔纖細,肉質幼嫩無腥羶。在台灣,大伙兒圍著不斷冒著蒸汽的藥膳羊肉爐,吃得全身發熱,也是獨特的在地飲食風景。

最能吃出國產羊肉特色的料理,建議到養羊協會授証的國產羊肉專賣店與餐廳。對廚藝有興趣者,還可以買生鮮的國產羊肉回家料理。

我推薦的羊肉:

養羊協會05-2165048

瑞豐羊肉爐0922-263519

 

 

趙敏夙/真假愛玉

2015-06-04 02:19:23 聯合報 趙敏夙/美食作家

愛玉是一種隱花果,剖開果實,裡頭有成千上萬細微修長的瘦果。 圖/趙敏夙提供

分享

品嘗愛玉是台灣獨特的消暑秘方,我曾經走訪阿里山達邦地區,一探愛玉的產地,才知道在高海拔森林爬樹摘取野生熟果,再連續數月翻面日曬,真正愛玉得來不易。但市面上有許多魚目混珠的愛玉凍,讓消費者吃得糊里糊塗,衷心建議大家動手做,從愛玉籽開始,水洗、凝凍,吃一口就能分辨真假愛玉。

在海拔一千七百多公尺的阿里山達邦地區,冬日隨著鄒族獵人莊家榮採收野生愛玉。在部落耆老稱之為鬼湖的地方,愛玉植株的蔓藤緊緊攀附在水畔的樟樹與赤楊木上,蔓藤長出細密的鬚根,吸收母樹的養分,愛玉果實就高高掛在5、6公尺高的樹上,綠皮白點形似土芒果。

獵人得要有好眼力,才能在看到愛玉,同時,還要能機靈爬樹,手持小彎刀附長竹竿,才能順利採果。雖然已有農改場研發出可在平地栽培的愛玉,但高海拔的野生愛玉,果膠豐富,奇貨可居,阿里山的愛玉更是早早就被預訂一空。所幸長期和部落合作的光原社會企業,或在南北貨集散地還能買得到。

野生愛玉是標準的生態美食。它在不受污染的森林深處,與大樹、小蜂形成微妙的共生結構。愛玉是一種隱花果,剖開果實,裡頭有成千上萬細微修長的瘦果。原來是小蜂鑽進果實裡完成授粉,果實才能飽滿長大。

阿里山愛玉一年一收,從9月至隔年2月,採摘果實後得進行削皮、剖面、外翻、整型、日曬、乾燥的工作,才得以長期保存,供應整個夏天的需求。

真愛玉,因為是搓揉愛玉籽凝成凍,難免會混合些微果皮或花被,所以,外觀顏色淡黃且略為混濁,但是,用果凍粉做的愛玉凍,多半是透明淺黃。真愛玉經過2、3個鐘頭後就會出水,多半食用前才會分切,相反地,假愛玉可以一直維持果凍形態。最後是口感,真愛玉軟嫩,假愛玉彈Q。最簡單直接的辨別方法是動手做,吃過自己手工做的愛玉凍就會恍然大悟。

愛玉要能凝結,水是重要的介質。略含有礦物質的水才適合洗愛玉。愛玉凝成果凍的過程,只消20幾分鐘。先準備一口乾淨大鍋,注入1500cc的冷開水,將20克的愛玉籽放入濾網袋中,浸入開水中,用手輕輕搓揉外袋,搓出愛玉籽的果膠,約5、6分鐘後,水色轉變且呈濃稠時,就可將濾網袋取出,靜待愛玉凝結成形。

我吃過最甘美純徹的愛玉,是在阿里山的七彩琉璃生態園區,以山泉水凝成的愛玉凍,以竹筒為容器飲用,愛玉軟嫩無華,風味淡薄,卻能隨著搭配它的檸檬汁,黑糖水或甜湯,轉化出不同的風味。

我推薦的阿里山愛玉:

光原社會企業:02-29056302

七彩琉璃生態

趙敏夙/蝦米

2015-08-06 02:01:56 聯合報 趙敏夙(美食作家)

新鮮完整的小蝦,散發大自然鮮味。 圖/徐博宇提供

分享

蝦米在台灣料理中具有引味提香的作用,身形雖小,但地位舉足輕重,尤其是日曬蝦米同時匯集了海洋的鮮,陽光的香,濃縮於一身,所以,台灣媽媽煮絲瓜、炒米粉、做蘿蔔糕,都少不了蝦米,而蝦米的味道也深深印在我們的味覺記憶裡,一聞到就想家。

今夏走一趟東港,剛好捕捉到曬蝦米的盛況,在藍天之下,陽光將海裡撈起來的小蝦們,曬得如赤焰般通紅,曬蝦人手執長桿,拍打網子,紅蝦隨之在空中彈跳,如波浪般壯觀而美麗。

蝦米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但在東港人眼中,能卻仔細分辨它們品種之間微妙的不同與滋味。東港美蝦中,櫻花蝦的名聲最響亮,但是,最迷你的赤尾青、帶刺的玫瑰蝦、透亮的白丁蝦、中蝦、濃烈的蝦猴等,每種蝦都有不同的特色與烹飪用途。

櫻花蝦是群聚型的浮游生物,蝦身上布滿紅色素與發光體,在海上匯集時,如同櫻花一般優美,東港人又稱它為花殼仔。

櫻花蝦生長於不受汙染的深海,風味高雅、甘甜,經濟價值最高。但東港人不獨鍾情櫻花蝦,赤尾青就是一般俗稱的蝦皮,體積最小,通常是廚房做菜的佐料。玫瑰蝦的頭部觸鬚帶刺,所以又稱刺蝦,很好辨認,一般做為蝦醬的原料,少見料理中,免得扎口。

白丁蝦因為外觀偏白而透明,被稱為玻璃蝦或水晶蝦,其口感也相對清淡隨和。中蝦又稱為肉蝦,不只是佐料,還可以咬得到QQ的口感。蝦猴體型最大,顏色深紅,蝦頭肥厚,風味濃郁強烈,適合重口味的地方料理,如東港人做油飯,肉粿或是湯飯,都會大方地放上蝦猴提味。

在這裡,蝦米不是配角,是明星伴手禮。所以,特別費心對待。在美蝦米的曬蝦場裡,屋頂挑高5米以上,四面通風無牆,五層紗網上下平行並列,曬蝦不落地,現場沒有蒼蠅,沒有異味,乾乾淨淨。蝦場主人阿雪姨每日向漁船直接批發海蝦,分批曝曬,天晴的時侯,約莫一天至一天半的時間,就可以把蝦子曬透,為了讓蝦均勻受熱,阿雪姨會使用有彈性的長桿,上下敲打網子,讓網上的蝦米,可以鬆開,到了晚上則用電風扇吹乾,約隔天上午9點就可以開始收蝦。

晴天限定的日曬蝦米,憑藉大自然烤箱低溫烘焙,因此,保留較多蝦的香,色澤也顯得均勻鮮紅,嘗起來天生甘甜,完全沒有腥味,每一隻都是健康新鮮的小蝦,保持整尾完整,頭身沒有分離。有了好食材,簡單加工調味,摻合杏仁角或花生,就是解饞的零嘴,搭配啤酒或是消暑飲料,體驗夏之味。

我推薦的蝦米:美蝦米08-8335353

園區:0919-6406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草 的頭像
    水草

    水草的有機田園探索

    水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