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東種杏鮑菇 盼深層水栽培

2015-06-24 08:14:57 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

台東地區農會今年嘗試以模擬深層海水環境,種植杏鮑菇。 記者潘俊偉/攝影

分享

台東地區農會為讓在地食材多元化,今年起試種杏鮑菇,並舉辦家政媽媽研習,農會表示,初期產銷狀況不錯,未來將結合深層海水進行種植。

台東地區農會總幹事李建通表示,台東本地並沒有產菇類,大多來自中部,其實台東有深層海水,如能應用在菇類種植,未來必潛力十足。

李建通說,杏鮑菇的生長環境必須保持在24度左右,採收前半個月更要降到15度,濕度要90%以上,而台東正在開發的深層海水低溫的特性,正適合應用種植,如能成功量產,不但可達到節能,也能讓在地食材更加豐富。

目前台東地區農會在台東市開發隊附近約4間百坪廠房,輪替種植杏鮑菇,以生長周期40到50天計算,全年大約可生產6次,農會昨天並開辦家政媽媽體驗研習課程,許多媽媽都讚不絕口。

 

南投縣竹山鎮菇農林秋結難忘童年吃到野生香菇的好滋味,自行嘗試種植,砸錢買進原木採段木栽培,更選在雲霧繚繞的大鞍山區,盼用自然無毒方式呈現香菇最天然原始的風味。

菇農林秋結難忘童年野生香菇的滋味,自行鑽研種植。 記者賴香珊/攝影

分享

49歲的林秋結在竹山土生土長,因父親是道地筍農經常進出山區,並採回長在樹木上的野生菇回家烹調,而那些香菇帶來甘甜鮮美的口感,使他難以忘懷。

「天然菇味不復見,決定自栽自食。」林秋結說,農業技術進步,以木植菇漸被太空包取代,找不到記憶中的味道,14年前異想天開買木頭回家,把種菇當興趣,滿足愛吃野生菇的私欲,卻遭到妻子張敬名反對。

張敬名說,投資成本高,不熟菇類生態又兼顧茶園,第一年就因未及時翻堆,菌絲全死光,整年沒收成,段木變廢木,損失慘重;本來超生氣要再反對,卻看見他從錯誤中學習,懂得向人請益而被感動,加上產量逐年增加,才轉向支持。

林秋結種植段木香菇近6年,好不容易種出心得,卻因木材取得不易,價格飆漲而被迫中斷,他說,停種後才發現意外培養不少「中菇毒者」,在老顧客連續8年不斷詢問下,今年決定重起爐灶並擴大種植。

林秋結說,因材料天然又採有機農法,不用化學藥劑,除要定期翻堆補氧,每晚都要人工巡視抓蛞蝓,費工耗時;但看著自己愛吃的段木香菇日漸成長,還能與消費者分享品味它濃厚香氣和絕佳口感,就覺得這些辛苦都不算什麼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草 的頭像
    水草

    水草的有機田園探索

    水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