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濱鄉農民林再明(中)近3年內,3次參加全鄉良質米競賽,兩度奪冠,長濱鄉鄉農會總幹事林純美(右一)比誰都開心。
圖/台東農改場提供

台東地區農會舉辦「稻米品質競賽」,26位農友參加,經過初賽篩選後,昨天14位農友進入第2階段決賽品評,種稻20多年的王枝艷,去年由老公陳榮晉參賽,拿下第2名,今年她出征,以栽種的台梗2號米拔得頭籌。長濱鄉由農友林再明封王,他是近3年來兩度奪下良質米王。

台東地區農會總幹事李建通表示,這次參賽的稻米,要經過田間管理、病蟲害篩檢,還要比賽葉面顏色、稻米的成熟均勻度,最後根據烹煮出來的口感定勝負。比賽目的就是希望鼓勵農民,「要讓大家感受種出優質好米的榮譽感。」

擔任評審的江瑞拱說,今年參賽的14位農友,從稻米的樣本中,就看得出來農友的用心,因此在新鮮度都是10分滿分,但在稻米的外觀上,卻普遍有「青粒米」的現象,跟今年颱風多,農友擔心損失搶收有關,但是很高興有農友獲得今年第1個超過80以上的高分,相信今年全國稻米比賽,仍然很有機會拿下好成績。

以台梗2號米拿下特等獎的王枝艷,開心不已,大方分享種稻經驗指出,什麼樣的土壤,就會長出什麼樣的稻米,平時就細心觀察稻田裡的土壤,不過分施肥、噴藥,土地就會給自己更好的回饋,拿下特等獎就是最好的證明。

宜蘭縣五結鄉農民吳宗紋獲得五結鄉稻米品質競賽第一名。
記者廖雅欣/攝影

宜蘭縣五結鄉農民吳宗紋昨天參加五結鄉農會第一期稻作品質評鑑競賽,以「台稉8號」獲得第一名。吳宗紋種水稻50年,曾在5年前入選全國10大經典好米,也是五結鄉稻米競賽的常勝軍,將和其他2名台稉8號的得獎者,一起參加全國的產地名米冠軍賽。

五結鄉農會舉辦稻作品質評鑑比賽,今年有10人參加,第1名是吳宗紋,第2名是陳正義,第3名是趙紳傑,全都以台稉8號獲獎。

第1名的吳宗紋是五結鄉「資深農民」,他國小畢業,13歲就開始和父親一起種田,有50年的種植經驗,他以種稻為業,全心投入水稻品種的研究,多次參加五結鄉的稻米評鑑,獲得第1名,也曾獲得全縣第1名,2009年時他拿下全國10大經典好米的殊榮。

「就像人的身體健康一樣,要給稻米適量也適合的肥料」,吳宗紋說,他種水稻沒有什麼太多的訣竅,一切都照既定的技術做,種出來的水稻一定好吃,今年他種了1.8公頃的稻米,有台稉8號和台南11號,台稉8號產量較差,但外觀較好看,米粒透澈,台南11號產量高也好吃,各有特色。

農糧署東區分署糧食產業課長嚴靜瑛說,過去的全國10大經典好米比賽,今年將改為產地名米冠軍賽,以品種分組來競爭,希望加強產地的知名度。她評選五結鄉台稉8號的稻米,發現外觀好看,口感Q有彈性,這次五結鄉前3名都是台稉8號,將以團體為名,共同代表參加全國賽。

宜蘭三星稻米賽 2人蟬聯冠軍

宜蘭縣農民劉明全(右)和朱聰榮(左)分別獲得三星稻米競賽「台梗8號」及「高雄145號」冠軍。
記者廖雅欣/攝影

宜蘭縣三星鄉農民劉明全和朱聰榮昨天分獲三星稻米品質競賽「台梗8號」、「高雄145號」冠軍,鄉長黃錫墉加碼,如獲全國「產地名米競賽」冠軍,即加發每組獎金10萬元。

三星鄉稻米品質競賽,台梗8號組前3名依序為劉明全、盧國書及簡俊春;高雄145號前3名為朱聰榮、朱坤宗及吳建良,將以團隊名義代表三星鄉參加全國「產地名米競賽」。

劉明全蟬聯第二年的「台梗8號」組冠軍;他於8年前從台北返鄉種水稻,很有心得,他常說,「水稻是我的小三!」因為花在田裡的時間,比陪老婆還多。劉明全說,能連得2年冠軍,他覺得「很驕傲!」

種田54年的朱聰榮是常勝軍,去年是香米組冠軍。國小畢業隨父親下田,他說,種水稻靠經驗,要隨時觀察天氣決定施肥多寡,天時地利人和就能種好米。

鄉長黃錫墉說,如獲全國賽冠軍,除農糧署12萬元獎金,鄉公所加頒10萬元。

縣長吳志揚(中)與農糧署署長李蒼郎(右一)一同在活動中體驗手做草繩。
記者葉臻/攝影

桃園縣稻米耕作面積第一期稻作,從99年的6834公頃至103年已提升到1萬350公頃,農業局昨天在主要稻米生產區新屋鄉范姜古厝,舉辦「你農我農‧傳承起飛─聊稻理」活動,為2014年全國米產地冠軍預賽作暖身。

吳志揚表示,今年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競賽轉型為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縣府補助這次的冠軍團隊300萬元資材費用,並補助獲得全國名米冠軍賽農會或公所200萬元,作為行銷推廣在地農特產經費。

他認為,桃園縣稻作在面積增加同時,為使農業永續經營,還要取得各項產銷履歷驗證來提升消費者信心,另為行銷桃園的優質好米,也將各鄉鎮的「經典好米」獲得的冠軍米,申請為「樂福米」(love me)註冊商標統一包裝,藉此打響桃園縣優質好米名號,拓展行銷市場。

農民林文圳(中)、呂理樹(左)、吳浚嘉(右)三人組團代表桃園縣八德市參賽,「高雄145號」品種奪全國名米冠軍。
記者顏彙燕/攝影

八德市農民以「高雄145號」品種,擊敗高雄市、宜蘭縣奪下全國名米比賽冠軍,代表出賽的農民林文圳、呂理樹、吳浚嘉的米混合評選,得嚴格管控均勻度、飽滿度、色澤品質,確保3人米質都能維持最高標準。

呂理樹說,4年前引進口感香Q、顆粒大而飽滿的「高雄145號」,米粒外觀透明度佳,但稻穗重容易掉粒,不易照顧,收成後,為了確保米的新鮮度,還特意添購大型冰箱,存放包裝好的米。呂理樹表示,自己種的米完全是自產自銷,不打廣告,「收割前2個月就會被預訂一空」。

別於往年全國10大經典好米比賽,今年比賽更改新賽制,先由農業改良場、縣市政府在稻作黃熟期間做田間檢查,再針對稻米品質、新鮮度等內容進行品質規格分析,選出鄉鎮前3名農民組團代表參賽。

呂理樹說,種植時得考量灌溉用水,選擇不受汙染的水圳水,控制施肥量多寡也是關鍵,會影響米飯口感,「全要靠經驗」,加上每日固定巡田、定期拔雜草、除異品種,每粒米都要照料。

林文圳出身務農世家,初接手家中農地時,因為找不到人力,一個人照顧5公頃農地,「大熱天得出門灌溉、下大雨外出排水」,曾累到一度想放棄,但他轉念一想「不能讓讓外人看笑話」,漸漸做出成績,這次還獲「鄉鎮級稻米品質競賽」第一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草 的頭像
    水草

    水草的有機田園探索

    水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