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黃慶祥3年前退休後回到故鄉二林鎮推動「田龜計畫」,以有機方式種植雜糧,希望幫家鄉農作轉型,至今有4名平均年齡68歲的老農加入。

報系資料照

分享

「田龜計畫」在二林鎮推動已經2年多,黃慶祥堅持以有機、輪作的方式種植雜糧,「因為我本身是糖尿病患,但我不願意用藥物治療,我相信吃健康的食物對身體是最好的」。他一開始先試種水耕薏仁失敗,接著又嘗試種了紫米、蕎麥、紅藜,都有不錯的成果,每年一收成就被網友搶光。

黃慶祥今年首次嘗試種植俗稱「莧菜籽」的「莧米」,其實就是莧菜的種子,在一人高的莧菜株頂端,結成如花穗般一串串。他說莧米是古代的穀物,稱為「偽穀類」,原產於南美洲安地斯山,又稱為「穀后」,不但好種植且營養價值高,「我親身試驗,吃莧米對血糖影響比米飯少太多」。

但因為今年第一次栽種,對於病蟲害防治方式還不清楚,不但種植行距過近,葉片也都被昆蟲吃光光,產量還無法估計,且因莧米體積太小,曬乾之後整穗拿起就會落下,風一吹就飛走,「但好處就是不需脫殼,直接可煮,撒在沙拉中可增加甜味」。

不求產量 「推的是生活態度」

【記者凌筠婷/彰化報導】退休教授黃慶祥已經66歲,推動「田龜計畫」已經2年多,從一開始當地居民抱持懷疑的態度,到現在已經越來越多人知曉,黃慶祥不求高產量或大面積種植,他說他所推動的是一種生活態度。

「田龜,指像烏龜一樣彎腰駝背在田間工作一輩子的鄉親老農。」黃慶祥說,父母在田間工作一輩子,但現在水稻產量早已飽和,加上健康意識抬頭,傳統農作應該轉型,因此他返鄉後用有機的方式種植各種雜糧,並利用網路銷售,連續兩年4期作物都在收成前就預購一空,價格也比一般稻米好,逐漸吸引其他人加入。

「田龜一號」是黃慶祥86歲的老母親黃洪金后,她全力支持兒子的計畫,連這次第一年種植莧米,都是她親手拿鋤頭下田剷除雜草、播種,她說:「種田不辛苦啦,習慣了。」

「田龜二號」是黃慶祥的堂哥黃能炎,他認為種有機雜糧比種稻辛苦太多,「現在水稻種植技術成熟,都已經可以用機器代勞,但有機雜糧還是得靠人力」,光是除雜草,他們就得親自彎腰用手拔除,但有機雜糧價格好,他還是全力配合,目前有五分多農地種植蕎麥,去年種植紅藜,以輪作的方式保持土壤肥力。

黃慶祥說,他不要求農地要不斷擴大或追求產量,有機方式種植可讓作物自然生長,農民也更能了解土地,「即使務農也要追求生活品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草 的頭像
    水草

    水草的有機田園探索

    水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